每次回娘家,姊妹們總習慣拿些舊衣物給母親縫縫補補。
小學開始,我們就和母親一起穿針引線。在「客廳即工廠」的年代,母親總是帶著大姐走到對面巷子,抱回需要加工的衣物,需要縫拉鏈的毛衣、需要縫布邊的長褲、一捆捆需要整理的毛線。在經濟並不富裕的日子裡,這些色彩繽紛的衣物,像是從天而降的禮物。儘管母親在旁邊叨唸著要我們趕快工作,好讓她準時交貨,但加工之前,小孩子總是先摸摸衣料,輪流將它們披掛在身上,有時模仿歌仔戲裡的人物耍耍水袖,有時扮起穿著拖地禮服的美麗公主。兩坪大的客廳、一堆堆的衣服、母親的催促聲、四姊妹的嘻笑聲,構成一間女人家的熱鬧代工廠。
母親視工作難易程度分配調度人力,先備好十來隻大小合適的縫衣針,扎在針包上,年紀小眼力好的幫忙穿針打結,縫工好的和母親搭檔,算數精確的負責盤點,五個人合作無間。母親每次都得意的說,我們家的代工,老闆很滿意,交貨速度快,縫得又漂亮,老闆總是願意多給我們做。
除了幫人代工之外,母親還幫人補衣服,最常補的是附近高職男學生的卡其褲。那些大男孩,來的時候總把深藍色外套或卡其上衣綁在腰際,穿的是當時流行的包臀貼腿的卡其喇叭褲,要補的位置一定都是那條迸開的臀線。母親見樣,不需多問,打開那台老式踏板縫紉機,像待自己孩子般地親切招呼他們,趕快到布簾後面換下褲子,馬上就補好。
客廳即工廠的年代過去,踏板縫紉機也在一次颱風淹水後丟棄。年近七十的母親,平常可以縫補的,只剩自己和老伴的衣服。
是沿襲客家母親的節儉,也或許是貪戀那段家人圍坐在一堆衣物旁話家常的氛圍,儘管姊妹們都已結婚離家二、三十年,每次,我們回家都記得帶一些需要縫補的衣物,和已經不時穿的舊衣裳。
「又買恁多衫,恁會買!」母親接過一袋袋衣服,絮絮叨叨一番,將衣服整袋倒出來,一件件翻看。翻揀衣服的過程,她嘴角上揚的弧度愈來愈大,像是在平淡的老年生活中,迫不及待地拆開女兒送來的驚奇好禮。
她迅速地將衣服整理分類,要縫補的,要轉送給鄰居親友的。然後,搬出桌上型電動縫紉機,將鬆掉的褲頭,換上新的鬆緊帶;將磨破膝蓋的褲子,用布補好;拆掉一個背袋上太重的扣環,剪掉不喜歡的口袋。又或者,更創新的,將上衣改成背心。鼻樑上掛著老花眼鏡的她,笑盈盈地欣賞自己的每一件作品,滿意的點點頭。
隨著時光遞嬗,縫補在衣物之間的,除了原有的生計和自信,更多了一份親人相聚的溫馨。
【作者吳念容,原文刊載於20130121中華日報副刊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