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終病患生命意義的追尋 – 3

同理心的選擇

然而美國賓州大學教授達洛爾.卡麥隆(Daryl Cameron)和其他學者則提出不同的看法。

這派學者認為同理心有限制的說法,只是因為將同理心放在情緒層次上加以討論而已。同理心在科學上稱為「經驗分享」(experience sharing),也就是對別人的情緒感同身受。情緒層次上的同理心之所以被認為有限制,主要有兩個原因。第一,同理心似乎在受難人數眾多的情況下較不敏感,例如種族屠殺或自然災難。第二,同理心對於不同種族和意識型態族群的苦難,似乎也比較無感。

換言之,從這樣的觀點來看,同理心似乎會把焦點放在那些「看起來像我們」或「跟我們想法類似」的受難個體身上。卡麥隆進一步說明,同理心是一種選擇,而不是天生感同身受。越來越多證據顯示,我們並不是天生對大規模苦難及其他族群無法感同身受,而是我們「選擇」不這麼做。換言之,「如何擴展同理心」是一種個人選擇。

證據顯示,是我們選擇了要在哪裡畫清同理的界線。舉例來說,雖然人們往往對於大量受害者較為冷感,但只要他們認知到,同理並不意味要捐大筆金錢、花大把的時間,他們就有可能展現同理心。同樣的,如果人們認為自己的付出不會帶來任何改變和影響時,就不會對集體苦難表現太多同理心。

但是只要他們相信自己可以造成改變,這樣的傾向就會消失。也就是說,同理心的範圍是有彈性的,同理的程度會因人們想要如何感受而變化。我們認為同樣的情形也可應用在「對差異太大的人較無感」的傾向上,要不要同理那些跟我們很不一樣的人,取決於本人的意願想要怎麼去感受。
因此,同理心只是表面上看起來有限制,實際上是反映了我們的選擇。這些表面上的限制,其實是人們權衡目標後做出取捨的結果。

我相信這位醫師還是有同理心,只是因為他每天需要面對許多病人,如果他不選擇劃清界線,那他將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家屬溝通,也無法兼顧其他的病患。

~ 待續 ~

Submit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