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蹈治療的中西文獻回顧 – 11

舞蹈治療的中西文獻回顧 – 11

(二) 舞蹈治療的先驅Trudi Schoop (翠笛蘇) 翠笛蘇的背景 翠笛蘇是瑞士人,十四時決定要跳舞,後來成為舞蹈家並於二次大戰結束後,定居美國。她先生去世之後是她人生最空虛的時期,後來有機會與視障與聽障的人一起跳舞,她忽然發覺並感受到新的經驗,因此開始投入舞蹈治療的工作。她認為舞蹈治療師所發現的都應該來自舞蹈本身,而不應該依賴其他理論。 她最初的舞蹈治療經驗,讓她得到四點重要的啟示: 1. 要更有彈性... read more
舞蹈治療中西文獻回顧 – 10

舞蹈治療中西文獻回顧 – 10

當內在觀照者以更加澄澈清明的字和語詞回聲時,動者和觀照者的差別變得較 不清楚、也較不重要了。當群體接收那些發出的聲音,也被識別時,原始的奉獻便被釋放、被轉換了。 動者和觀照者以非預期的方式感覺到被看見,即便選擇回聲的目的並不是要藉由重複他們的字詞幫助朗讀的人。有時候,回聲被經驗為智慧的原始漣漪。動者需要觀者,觀者需要動者。奉獻的人需要接受的人,接受的人需要奉獻的人。因為另一個人的存在,存在變為可能。... read more
舞蹈治療的中西文獻回顧 – 8

舞蹈治療的中西文獻回顧 – 8

真實動作發展的後繼者 這個形式架構後來由瓊安邱德若、珍愛德樂兩位主要後繼者繼續發展。邱德若使用身體引出象徵或意象以及詮釋的語言,以此打開潛意識,邁向潛意識,她和案主的關係如同照顧者與嬰兒的關係。愛德樂則回到身體的直接經驗。身體產生的動作文本,重視治療中兩造的關係,透過身體學習看與被案,動者和觀照者的關係是互相成為對方的見證者。這個由身體過程建立的信任、接納關係,在於兩人之間內在證人所產生的力量,彼此在身心交會的過程中有了融合。愛德樂說這個時刻是心靈之美。... read more
舞蹈治療的中西文獻回顧 – 7

舞蹈治療的中西文獻回顧 – 7

心理學家羅哲斯指出,如果有人可以就我所真實經驗的狀態來接受我,而不是以他或其他人所經驗的真實來接受我,則我會因而更能接納真實的自我經驗,進而減低或消除我的真實經驗與自我概念間之間隙。 真實動作這個簡單的形式,之所以可以進入療癒即達到身心的轉化,是因為身體動作在治療的活動過程中被認真地對待。在觀照者的目光下,動者在閉眼中自行發展自身的動作,整個結構變成由被看的動者和看著的不動者所構成的動與靜、看與被看的關係。兩人之間的內在證人,透過這個過程與深層自我產生連繫。... read more
舞蹈治療的中西文獻回顧 – 6

舞蹈治療的中西文獻回顧 – 6

動者和觀照者 真實動作運作結構裡有兩個基本且特別的角色,動者與觀照者,透過動者與觀照者二個角色的互動,在身體層面開啟,促成身體意識而產生療癒。閉起眼睛做動作的人是動者,當他動作時,有另一個人(治療師)或成員(團體治療之中)在旁觀照動者所做的一切動作。治療師是觀者或見證者,從動作中了解動者,因實際需要以動作回應動者,並與之討論互動交流。... read more
舞蹈治療的中西文獻回顧 – 5

舞蹈治療的中西文獻回顧 – 5

真實動作:以身體開啟療癒之道 做動作以及讓動作自然發生 瑪莉懷特豪斯開創的這套方法,稱為自我真實動作的探索或深層動作治療法。 在進行的過程中,是讓人們在閉上眼睛專注內在時,深入聆聽內在聲音,進而展現一種沒有事先計畫好的、自發性的表達動作。懷特豪斯說,使用真實(authentic)這各字,是她唯一能夠去思考意味著的真相(truth),它是一種未經學習的本真的狀態,這是不可見的,卻能在某個剎那被看見,它幫助一個人透過當動者來達成,發展為一個完整的我,這是一個自我發現的旅程。...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