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舞蹈治療的中西文獻回顧 – 11
(二) 舞蹈治療的先驅Trudi Schoop (翠笛蘇) 翠笛蘇的背景 翠笛蘇是瑞士人,十四時決定要跳舞,後來成為舞蹈家並於二次大戰結束後,定居美國。她先生去世之後是她人生最空虛的時期,後來有機會與視障與聽障的人一起跳舞,她忽然發覺並感受到新的經驗,因此開始投入舞蹈治療的工作。她認為舞蹈治療師所發現的都應該來自舞蹈本身,而不應該依賴其他理論。 她最初的舞蹈治療經驗,讓她得到四點重要的啟示: 1. 要更有彈性... read more
舞蹈治療中西文獻回顧 – 10
當內在觀照者以更加澄澈清明的字和語詞回聲時,動者和觀照者的差別變得較 不清楚、也較不重要了。當群體接收那些發出的聲音,也被識別時,原始的奉獻便被釋放、被轉換了。 動者和觀照者以非預期的方式感覺到被看見,即便選擇回聲的目的並不是要藉由重複他們的字詞幫助朗讀的人。有時候,回聲被經驗為智慧的原始漣漪。動者需要觀者,觀者需要動者。奉獻的人需要接受的人,接受的人需要奉獻的人。因為另一個人的存在,存在變為可能。... read more
舞蹈治療的中西文獻回顧 – 8
真實動作發展的後繼者 這個形式架構後來由瓊安邱德若、珍愛德樂兩位主要後繼者繼續發展。邱德若使用身體引出象徵或意象以及詮釋的語言,以此打開潛意識,邁向潛意識,她和案主的關係如同照顧者與嬰兒的關係。愛德樂則回到身體的直接經驗。身體產生的動作文本,重視治療中兩造的關係,透過身體學習看與被案,動者和觀照者的關係是互相成為對方的見證者。這個由身體過程建立的信任、接納關係,在於兩人之間內在證人所產生的力量,彼此在身心交會的過程中有了融合。愛德樂說這個時刻是心靈之美。... read more